《奇秀天下》 章節(jié)介紹
《奇秀天下》是當代網絡作家御風樓主人的一部小說,全篇小說行文舒展自如,自然灑脫,從不拖泥帶水,可以說是一部成功之作!《奇秀天下》第3章內容概述:不得不說,齊氏這個主意又損又毒!如果孫博真的把這話報到張鄉(xiāng)正那里去,張鄉(xiāng)正肯定會上稟到陽武縣里,.........
《奇秀天下》 第三章 老朽 在線試讀
不得不說,齊氏這個主意又損又毒!
如果孫博真的把這話報到張鄉(xiāng)正那里去,張鄉(xiāng)正肯定會上稟到陽武縣里,到時候縣里派遣鐵騎循著馬蹄印追攆陳奇,陳奇定然是逃不脫的。
孫博老實,被齊氏叨叨了一陣之后,就真?zhèn)€是要去張鄉(xiāng)正那里去說。
孫秀慌忙攔住孫博,說道:“兄長千萬不要去說這個謊話!說了以后,咱們家可是會有滅門之禍的!”
孫博和齊氏都嚇了一跳,孫博驚道:“兄弟,這話怎么說?”
孫秀說:“兄長,刺殺皇帝,是謀逆大罪,要誅九族的!咱們的馬丟了,你去上報說是刺客偷走的,鄉(xiāng)里肯定會報到縣里去,縣里說不定又會報到郡里去,到時候出動鐵騎追擊,追上了,后果不堪設想??!”
齊氏罵道:“一驚一乍的少嚇唬人!追上了才好!馬又是咱們的了,怎么不堪設想了?”
孫秀不搭理齊氏,繼續(xù)對孫博說道:“兄長請想。萬一官兵追上了盜馬的賊,那賊不是刺客,咱們家就犯了戲弄上官的罪過,而且是拿這樣的大事戲弄,全家都是死罪!萬一那賊誤打誤撞真是刺客,惱恨咱們報官,反咬咱們一口,說咱們是他的同伙,馬是咱們送給他的,到時候還是全家死罪!”
孫博一聽,嚇了滿身的冷汗,回頭責罵齊氏道:“幸虧我兄弟讀書多,機警曉事,要是聽了你的話去編這瞎話,全家都被你這婆娘給害了!”
齊氏聽了孫秀的話,嘴上雖然嘟囔,但心里也深以為然,便也不慫恿孫博再去報官了。
孫秀這才松了一口氣。
此后的日子里,孫秀每天都會抽空往縣里跑,留意縣里張榜的通告,打探陳奇的消息。
好在大索十天之后,官府一無所獲,刺客消弭無蹤,大夏皇帝殷戰(zhàn)雖然悒悒不樂,卻也只得作罷。
匆匆又過了數日,風平浪靜,卻說這日孫秀在午后歇息了一陣之后,取了個蒲墊,到院門口籬笆旁的大柳樹下讀書,侄子孫芩在旁邊玩耍,孫博去割草回來喂豬,齊氏在院子里洗衣服,一邊捶打,一邊斜眼覷看孫秀,喃喃的咒罵,捶的也越來越用力,就好像捶的不是衣服,是孫秀似的。嘴里還嘟囔道:“三十歲了,連一房妻都娶不回來,天天說前程,前程個屁!”
孫秀把這些咒罵聽在耳中,收了書卷,眼睛一閉,誦道:“糾糾葛屨,可以履霜。摻摻女手,可以縫裳。要之襋之,好人服之。好人提提,宛然左辟。佩其象揥,維是褊心。是以為刺……”
孫芩在旁邊聽得十分悅耳,不禁問道:“叔叔,你讀的是什么書???”
孫秀說:“《詩》,十五國風里的魏風其一。”
孫芩又問:“是什么意思???”
孫秀說:“講的是兩個女人,一個女人雖然貧窮,卻勤勞,另一個女人呢,惡毒且心性狹隘?!?/p>
齊氏聽見這指桑罵槐的話,驀地站了起來,雙手叉腰,喝道:“你說誰惡毒且心性狹隘呢?!”
孫秀笑道:“罵的是別人。嫂子您可是安貧樂道著呢?!?/p>
齊氏恨恨的重新蹲下捶打衣服。
忽然有陣“橐橐”的腳步聲傳來,卻是個老者望著孫秀迤邐而來,嘴里說道:“老朽很久沒有聽過有人誦讀詩三百了。”
孫秀看那老者面生,寬袍博帶,須發(fā)半百,拄有一拐,卻精神抖擻,目光銳利,又聽他說詩三百,知道不是俗客,便起身行禮道:“老丈好?!?/p>
那老者微微頷首:“嗯。”
“老丈從何處來啊?”
“老朽自襄邑而來?!?/p>
孫秀吃了一驚,說道:“襄邑到這里,路途可是很遠啊?!?/p>
那老者道:“是啊,老朽一路饑渴乏頓,能求一簞食一瓢飲乎?”
孫秀慌忙招呼侄子:“芩兒,快去灶房拿些饃頭,再舀點水來?!?/p>
“好!”孫芩蹦蹦跳跳往家里去了。
齊氏聽見,慌忙起身,攔住兒子,嚷嚷道:“我們自己吃的東西都沒有,哪有饃頭給你這老漢!你去別處乞討去!”
那老漢也不惱,指著孫秀問齊氏道:“你家里沒有吃的,那為什么他吃的這樣白凈肥胖呢?”
齊氏“哼”了一聲,道:“他吃的是豬食兒,所以白胖!”
孫秀聽了心中大怒,忍了氣,吞了聲,說道:“老丈稍后,我去給你拿。”
“嗯。”那老者微笑點頭。
“你敢?!”齊氏又攔著孫秀的去路,喝道:“你給他吃的,你自己晚上就不要吃東西!”
“不吃便不吃?!睂O秀繞過齊氏的身旁,去了灶房,拿了饃頭,舀了一瓢水出來,給那老漢。
老漢點了點頭,先喝了水,又撿了一個饃頭,剩余的不拿,咬了一小口,便又遞給孫秀,說:“老朽節(jié)食,吃不了這許多。這咬過的殘饃,你就吃了吧。”
孫秀接過了,見饃頭上還有些口水,稍稍一怔,又看了那老漢一眼,見他笑吟吟的盯著自己,心中暗忖道:“這老丈有些奇怪,言語舉止不俗,遠道而來,乞要飲食,卻又不吃,也不像是故意消遣我的……我只管吃了,且看他到底要做什么?!毕氲竭@里,便將那殘饃給嚼碎吞咽了。
老漢的神色似乎更加滿意了些,問道:“你尋常都讀些什么書啊?”
孫秀答道:“《三墳》、《五典》、《八索》、《九丘》,諸子典籍,都有涉獵?!?/p>
老漢道:“只是讀書,不事生產?”
孫秀道:“我的志向不在田間,在于天下?!?/p>
“呵呵……”齊氏在旁邊大聲的嘲笑起來。
老漢又問孫秀道:“那你為什么不去討好鄉(xiāng)里的教正呢,讓他們引薦你到郡、縣里去做官呢?”
大夏朝官制,鄉(xiāng)里除了鄉(xiāng)正之外,還有教正,鄉(xiāng)正主管政務,教正主管教化,可以引薦優(yōu)良子弟,前往郡、縣擔任署吏,一步步往上晉升。
孫秀也笑了一聲,說:“我非世家貴族子弟,難得教正舉薦。況且我意在天下,小小郡縣,難以施展抱負。”
“哦。”老漢敷衍了一聲,然后搖了搖頭,忽的轉身走了。
孫秀愕然的看著那老漢走遠,心中悵然若失,眼看那老漢的背影越來越薄,孫秀驀地提步去追,直到趕上,當路攔住,深深一揖,問道:“老丈似乎有話要對晚生說,可怎么欲言又止,說走便走?”
老漢說道:“我觀你的行止,聽你的心志,簡直是南轅北轍,因此沒有再說下去的必要?!?/p>
孫秀問道:“晚生怎么就南轅北轍了,還請老丈賜教。”
老漢說道:“你既然說要謀天下,卻又不恥于在郡縣里謀職,怎么,你不想一步步升遷,而是要一步登天嗎?”
孫秀心中有想法,卻又不敢明說,只得含混其詞,道:“此中有隱情,不便言說而已?!?/p>
老漢目光森然道:“莫非是與當朝不合?”
孫秀吃了一驚,盯著那老漢,陡然起疑,問道:“老丈到底是什么人?今日為何故意頻頻用言語引誘我?”
老漢“哈哈”大笑,道:“我引誘你做什么?你自己就大禍臨頭了,到現在兀自不知呢!”
孫秀驚道:“我有什么大禍?”
老漢道:“你與刺殺皇帝的賊人陳奇串聯一氣,幫助他逃跑,是犯下了族九誅的罪過!這還不是大禍臨頭?”